当前位置government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首页新区政务政策文件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河口市2019年水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8-14 15:10:00 来源:
字号: 打印 微信 微博

梅政办发〔2019〕2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区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办局、直属企事业单位,驻梅有关单位:

《梅河口市2019年水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梅河口市2019年水生态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梅河口市2019年水生态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生态梅河口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生态水系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着力构建与城市建设相匹配的流域生态系统,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不断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按照市委、市政府“五城连创”总体工作部署,抢抓时机,科学规划,创新机制,有序实施,推动流域生态系统建设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丽梅河口提供更加自然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和更加坚实可靠的水生态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因水制宜、量水而行、人水和谐,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推动社会发展与水生态承载能力相协调。

(二)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

规范各类涉水生产建设活动,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强化监督监测,着力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治理为主向自然保护恢复为主转变。

(三)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统筹考虑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建设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关系。

(四)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

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投入机制,激活市场动能,形成工作合力。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水生态治理体系。

三、主要目标

2019年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河湖连通工程)、辉发河重点段治理工程、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农村厕所改造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改造工程、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7个工程项目,统筹谋划水生态综合整治,改善我市河流水生态系统环境。

四、重点任务

(一)梅河口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河湖连通工程)。围绕切实解决我市城区段辉发河流域水域水污染问题,计划投资2.3亿元,在河东新区沿康美大道、人民大街、兴隆大街、和盛干渠、辉发路等路侧绿化带范围内形成横、纵水系连通,总长度达到17.16km,最终实现河东新区河网贯通,为全流域水质改善和生态改善提供保障。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完成时限:2019年12月

(二)辉发河重点段治理工程。2019年计划实施辉发河南堤彩虹桥至东环桥段治理工程,总长1667米,主要建设内容:堤路结合,堤防加高培厚至14米宽,堤顶路面工程,其中9米为沥青路面;原设计结构形式为迎水坡现浇混凝土板与草皮护坡相结合,背水坡为草皮护坡,考虑与城区周边景观协调一致,护坡结构形式变更为迎水坡、背水坡均种植五叶地锦。建成后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工程概算投资974.7179万元,其中水利工程578.0586 万元,非水利投资396.6594万元,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12月份完工。

责任单位: 市水利局

完成时限:2019年12月

(三)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计划总投资6590万元治理建城区黑臭水体8处,在2018年治理基础上,2019年投资4800万元,实施中海油气加油站东侧水渠、恒金药业西墙下水渠、啤酒厂东下水渠三条水渠通过清理底部淤泥、清理沿岸积存垃圾、封闭式暗渠、敷设管道将污水排入城市污水截流干管等方式进行整治;河南白楼附近水塘通过清理周围垃圾、塘内清淤、水塘四周做防渗处理、湖底回填客土、引入清净水体形成流动水等方式进行治理;完成福民砂轮厂住宅平房区附近水塘治理可研批复、设计。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完成时限:2019年8月

(四)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项目预计处理垃圾量总规模为1000吨/日,总投资4.9亿元,占地面积136亩。主要建设分选车间、生物干化生物间、焚烧发电车间等相关设施。2019年计划投资3800万元完成前期工作,2021年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五)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农村改厕模式确定为“无害化卫生旱厕”,计划投资4800万元。根据《吉林省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旱厕建设标准(试行)》吉农环能字〔2019〕14号要求,制定我市改厕标准:无害化卫生旱厕概念为厕屋(有墙、有顶)清洁、无蝇蛆、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责任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

完成时限:2019年12月

(六)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改造工程。工程总投资2313万元,新建一套日处理能力200吨的渗滤液处理车间(设备及厂房)。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完成时限:2019年8月

(七)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投资68万元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养殖场(小区)建设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沼气、有机肥)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责任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

完成时限:2019年12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生态水系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强力推进措施,统筹协调,加强督导,相互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推动全市生态水系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开展,确保各项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二)落实资金保障。用足用好国家、省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有效整合地方财政资金,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水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各乡镇(街)要做好衔接配套、捆绑投入,发挥全市水生态扶持政策整体推进效应。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市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

(三)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健全生态水系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和任务分工,强化进度检查和监督指导,引导和推动各责任单位加快推进水生态建设。建立完善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定期督办水生态建设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对工作不力,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要严格问责,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按时完成建设目标,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彭和奖励。

(四)推进依法治水。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水权制度、水价形成机制、水行政审批制度、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机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按照“全面、扎实、率先、见效”的要求,以落实“一河一策”为主线,全面推行河长制,着力推动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大力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域岸线管理,不断提升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效果。积极开展水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为加快推进水生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