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民政局要求,从6月1日开始低保、特困救助对象需要登录“吉林救助微信小程序”进行人脸识别认证,认证功能开放时间:每月2日-20日认证,每次认证间隔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在保人员超出3个月不认证即停保。
认证方式
一、有自理能力且有智能手机的保障对象: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自行完成人脸识别认证。
二、有自理能力且无智能手机的保障对象:可由村工作人员入户协助,或通过亲属智能手机登录微信小程序完成人脸识别认证。
三、因病(伤)导致面部无法识别且无自理能力的保障对象:可由村工作人员进行特殊标记,并通过本人、工作人员或亲属协助拍摄小视频上传完成认证。
认证流程
1.微信搜索“吉林救助”小程序,点击进入小程序,点击[发放认证]。
2.进入到发放认证页面,输入身份证号码后点击[开始认证],进入到共同生活家庭成员页面,点击需要生存认证的家庭成员(如特殊人群显示视频录制)。
3.进入生存认证页面,点击[人脸识别认证],可以进行身份实名认证。如是特殊人群则需要向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提供该人员的身份证、本人近照,系统做标注之后进行视频录制认证。
特殊人群
(1)高龄人群,面部变化较大;
(2)伤残病人群,面部变化较大;
(3)特殊人群,无法接近;
(4)新生儿;
(5)未成年。
4.认证完成后,可以通过再次进入[发放认证]模块查看认证是否成功,如显示已认证则认证成功。
(责任编辑:张诗晨)
初审:巩佳俐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