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government
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 首页新区政务基础信息公开统计公报

梅河口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2-22 09:45:00 来源:
字号: 打印 微信 微博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的委托,现将梅河口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梅河口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梅河新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把发展作为最根本、最首要任务,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幸福的高质量发展城市。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我市“十四五”规划稳步实施,保持了稳中向好、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计划执行情况良好。

各位代表,2021年即将圆满收官,截至三季度末,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位列全省市州第1位;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5.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2%,限上社零额增长42.3%,均位列全省市州第1位。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4个“全国百强”升级进位,荣获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荣誉称号。今年6月28日,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梅河新区,为梅河口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一)项目建设再创佳绩。落实“五化”工作法抓项目,全链条推进项目投产达效。坚持市级领导“双包保”责任制和项目建设专班制,建立项目调度例会制度、书记市长直通车制度,开展服务企业周、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重点项目集中巡检等活动,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38个,总投资6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7亿元,其中新建项目92个,续建项目46个。规划建设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梅河新区新兴产业新片区,概算投资200亿元,聚焦现代物流、装备制造、建筑及其配套产业等梅河口全新培育的重点产业,规划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目前,正在推进建设传化“公路港”物流、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园区、第五世界旅游度假区等项目。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将招商引资贯穿发展全过程,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突出产业链招商,科学制定产业招商计划,集聚上下游项目落户我市。先后与西奥电梯、锦宸集团、泸州老窖、北方石油、长春建工集团、江苏绿可、传化集团、北京住总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泰国正大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签定合作协议,中国建材、江楠集团、西奥电梯、北汽集团、中联重科、皓月集团、东旭集团等企业计划在我市投资发展。

(三)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在发展壮大医药健康、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培育发展全域旅游、装备制造业和建筑及其配套产业,形成“4+3”产业新格局。一是医药健康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我市医药工业无论在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产品品种、还是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研发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股份制和中外合资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四环制药口服固体制剂、惠升制药产业化生产车间、谷红制药GMP新建等项目顺利推进;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天衡药业鲁南制药医药研发和药品生产项目。医药健康产业初步形成区域内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现被纳入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二是食品加工产业。我市食品产业依托原材料优势已初步形成了以大米、农牧产品、果仁、酒精为代表,以规模化生产和分散加工为主要形式的食品产业结构。总投资100亿元、占地2.5平方公里的世基啤酒生态城进展顺利,开工建设10万吨精酿啤酒厂。总投资22亿元健康食品产业园(一期)项目部分投入使用,可容纳50户规上企业,3年内实现产值50亿元,“十四五”期末达到100亿元级规模。泸州老窖投资10亿元建设白酒生产基地,填补吉林省名酒空白。投资10.5亿元建设果仁产业园区,意向入驻企业达到22户,预计实现产值100亿元。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吉林麦孚特医食品项目,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推动果仁加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新建了弘越果仁、纳德果仁精深加工项目。投资1.3亿元完成电商产业园新建方便食品孵化器。组建国有米业集团,开辟产销融合新路径。三是商贸物流产业。投资6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基本建成,计划近期开业,打造东北地区唯一的双Mall(茂)购物公园。规划建设投资50亿元、占地3平方公里的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园区项目,打造东北最大的农产品(果蔬)批发市场。传化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公路港”物流项目,全面提升物流能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四是现代服务业。总投资300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基本形成,医疗康养、文化体育、教育教学、生态旅游、商贸休闲“五大板块”全面发挥作用。打造“东北不夜城”“梅小野星光花海”等旅游景点,开展消夏避暑节、啤酒节、泼水节等系列活动,实现了点亮东北率先从梅河口开始。五是全域旅游产业。将今年确定为“旅游产业突破年”,启动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五奎山5A景区旅游开发项目,以及投资5亿元的辉发河景观带城市观光索道项目。投资1.2亿元建设东北不夜城,从考察到决策、从规划到设计、从施工到竣工,仅用了2个月时间,“五一”期间投入使用,单日游客最多达到40万人次,央视媒体10余次集中报道,实现了点亮东北率先从我们吉林开始。成立东北旅发集团,在137个城市组建和成立300多家文旅企业的旅联体,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六是装备制造业。规划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推进北汽集团建设改装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青岛双星集团实施轮胎裂解等项目,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谋划引进双星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绿色生态循环利用智能化工业4.0项目,项目投产后,年加工分解废旧橡胶10万吨,年产值3亿元。启动建设总投资110亿元的东旭集团高端显示材料和高端医药材料产业园。七是建筑及其配套产业。引进中如建工、长春建工、吉林省建设集团、北京住总集团合作建设项目,引进中国建材北方水泥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建设北方建材项目,建立销售公司,积极发展商混水泥、新型建材等配套产业。

(四)城市建设成果丰硕。坚持把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理念贯穿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围绕打造中国最美好城市,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实施绿美梅河大地工程。通过市委全会,明确“十四五”期间植树造林100平方公里、15万亩的目标任务。2021年完成造林面积2.6万亩。同时,围绕促进果仁产业发展,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10万亩红松栽植任务,今年完成红松大苗面积1.2万亩,打造环城区红松产业带。另一方面,坚持精细化建设管理城市。成立国有城源公司,解决无物业小区管理、环境提质等城市管理问题。以党群服务站为平台,为群众提供政务服务、养老托幼、学习教育、创业培训等贴心服务,让群众办事不出社区。加快推进12个棚户区和11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打造舒适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环境。投资2100万元,建设公交驿站及港湾式停车带30个。

(五)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三个中心”现代化水平,为域内外群众提供更高层次公共服务。区域医疗中心。在建成医疗康养中心的基础上,按照俊海书记的指示和批示要求,与吉大一院建立合作联系,设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9月7日正式挂牌,建设吉林省东南部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教育中心。总投资100亿元、占地2.5平方公里的教育小镇进展顺利,五中全面投入使用,初中、小学全面竣工并开始招生,幼儿园明年3月份投入使用。组建教育集团,聘请国家督学、东北师大附中原校长史亮担任教育事业发展总顾问,引进78名高层次教育人才,力争明年年底达到200名。建成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达到1000人,为主导产业培养紧缺实用型人才。区域文体中心。举办兴佳之夜群星演唱会、朝鲜族民俗文化节等文化活动,以及吉林省青少年锦标赛系列赛事、全国“长安杯”排球赛、东北地区网球公开赛等体育赛事,积极筹备2022年第十九届省运动会,全力打造国内一流文体活动示范区。

(六)民生保障不断增强。2021年末,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0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1%以下;完成投资7000万元在市区内新建5所公办幼儿园的前期手续(百汇幼儿园、兴隆幼儿园、解放幼儿园、第三幼儿园分园、实验幼儿园分园),预计明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借助知名国际学校的品牌优势,结合中外教育模式,建立梅河口如茵高级中学,今年实现开学招生,明年计划投资3亿元,在教育小镇新建校区。养老和失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分别达到7800元和4980元。市民食堂助餐服务已辐射10所党群服务站,累计服务市民已突破百万人次。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创建目标圆满实现,在全省双拥工作表彰大会上我市连获全省“先进双拥办”等6项殊荣。先后组织实施房屋征收重点项目房屋征收会战,征收改造面积约76.5万平方米,征收安置户数11271户。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极大地改善了棚户区群众人居环境。去年承诺的10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

(七)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投资1.2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和黑土地保护面积9.5万亩,完成免耕播种面积5.26万亩,围绕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目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51.1万亩。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按照“示范引领、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原则,在全市18个乡镇36个村,启动了“千村示范”创建百日攻坚活动,在省拨付1820万元基础上,市财政按照1:1比例配套,对照“九有六无”验收标准,完成了示范村创建,为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3个、省级示范社30个、市级示范社44个,省级家庭农场18个、市级家庭农场86个,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在继续向16个脱贫村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的基础上,向1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4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省级示范村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由攻坚期的48人增加到90人。投资5195.9万元,新改建2条农村公路26.7公里,改造危桥3座。

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不大。虽然“十三五”时期梅河口经济总量翻了一番,但因为底子薄、基数小,总量依旧不大。与发达地区相比,财力较弱,结构调整和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缓慢,区域竞争力弱。

二是产业实力不强。虽然梅河口确立了“4+3”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集群集聚发展态势,但总体上,产业规模依然不够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够强。

三是城市体量和规模不大。通过“十三五”的大规模投入和建设,梅河口城市建设管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形成了现代化城市框架,具备承载100万人口的能力。但是,城区常住人口仅有42万人,与城市建设规模相比差距较大,城市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是实现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与梅河新区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设立梅河新区的战略意图,切实肩负起从试点到示范的历史责任。结合我市“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保持15%以上增长。

(一)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围绕梅河新区建设,突出抓好招商和项目谋划,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率和项目质量,做到项目招商与项目落地服务无缝对接,推动更多合作项目顺利落地开工、投产达效。推动工业向集群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以商招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充实和完善项目储备,结合全省及我市“十四五”规划,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依托“十个围绕”和新基建“761工程”,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重点推进高速铁路、沈吉线扩能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提高交通区位优势。

(二)构建现代产业新格局。加快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4+3”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高新区为核心区,工业新城为载体,医药健康、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建筑及其配套产业园等“一城多园”新产业格局,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高地,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医药健康产业。依托医药健康产业园,着力打造糖尿病、抗肿瘤、心脑血管、高尿酸血症等百亿级药品生产基地。支持四环制药、步长制药、鲁南制药、天衡药业等域外企业扩大投资上项目,鼓励弘美制药、万通药业等本地企业扩能改造上规模。食品加工产业。加快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和果仁产业园,壮大酒精、果仁、大米、矿泉水、酒类、冷面产业,把品种做全、品质做优、链条做长。深化与泸州老窖、世基啤酒合作,同时推进菊乃香酒业项目建设进程,打造白酒、啤酒、清酒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产业。规划建设商贸物流产业园,积极推进传化物流“公路港”项目,建设山城镇、海龙镇物流产业带;加快建设投资50亿元、占地3平方公里的农产品批发及冷链物流项目,打造东北三省一区最大的农产品(果蔬)批发市场,把梅河口打造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现代服务业。依托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空间布局,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打造吉林高端服务业示范区。围绕主导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派生出的会展经济、金融服务、赛事服务等相关联服务业态,促进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化、便利化、品质化迈进。旅游产业。以旅发集团为龙头,扩大旅联体覆盖范围,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打造美食城、海鲜城、啤酒城、不夜城和全域景区城。夯实鸡冠山滑雪场和海龙湖冰雪大世界两个冰雪基本点,盘活湾龙镇五奎山冰雪优质资源,打造东北中部高品质冬季戏雪乐园。启动投资5亿元的“城市缆车”项目和投资10亿元的五奎山景区项目。装备制造业。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业产业园,深化与长春汽开区、北汽集团、西奥电梯、青岛双星集团、东旭集团合作,重点打造汽车及汽车配件生产、电梯、轮胎裂解、OLED载板等产业基地,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建筑及其配套产业。规划建设建筑及其配套产业园,深化与中如建工、长春建工、吉林建设集团合作,推动中国北方建材、江苏绿可、中联重科、北京住总集团等建材生产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进更多集团外埠企业、合作伙伴、供应商将结算业务放在梅河口。

(三)推进社会事业现代化。打造东北地区健康养生城市。深化与吉林大学和吉大一院合作,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打造成为现代化医疗中心。推进市二院、中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二级医疗机构新建晋级准备工作。结合全域旅游,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健全“医疗+康复+养老”模式,为周边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基础教育高地。依托教育小镇,以未来教育集团为引领,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名师回归工程,引进国内顶尖教育专家人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继续实施5所公办幼儿园新建项目,投资2.5亿元实施光明中小学新建项目,投入1800万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投入500万元为五所学校铺设塑胶、草坪。打造国内一流文体活动示范区。实施文化场馆和体育公园功能升级工程,提升场馆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举办更多具有国际和全国影响力的文体活动,增强城市文化内涵、文化氛围、文明程度,提升城市活力和吸引力,带动人口集聚和旅游产业突破发展。组织承办好第十九届省运会,打造东北赛事名城。

(四)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按照市委要求建设最文明城市、建设最宜居城市、建设最具活力城市、建设最干净城市、建设最安全城市、建设最和谐城市、建设最幸福城市的要求,全面提高城市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使梅河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实施路灯节能增亮改造工程,统一路灯设计标准及各项质量标准,确保路灯的完整性及统一性。继续完善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完善供热锅炉、热力管网、换热站建设,形成“一网通”新供热联网运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城区路网结构,规划建设梅辉一级公路和实施国道黑河至大连公路(G202)梅河口市东环绕越线项目。不断提升城市面貌,深化公园城市、花园城市、客厅城市建设理念,在世基啤酒生态城新建康体公园和创艺公园,打造我市新的旅游休闲打卡点。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依托城市管理运营公司,提升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标准,用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继续实施新建街路绿化工程,用管理自家庭院的标准进行管理。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全力创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探索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全力创建国家海绵城市。继续推进“两山”基地创建,将环境优势逐步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优势。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社区基层服务体系,结合新建社区及党群服务站,完成2个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完成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老年养护院项目。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建国路观塘南侧地块、砂轮厂周边地块、海龙湖南侧3个地块改造项目,纳入到明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计划改造地块占地总面积41万平方米。持续落实市级领导安全生产“席位制”,加大专家查隐患、控风险力度,保持安全稳定形势。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智慧食安”监管体系,组建药品安全监管专业机构,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不脱钩、不脱政策、不脱帮扶,防止贫困户脱贫后返贫。

(六)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黑土地保护和面源污染防控,新建高标准农田6.8万亩,完成黑土地保护2.7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5万亩。依托长春建设集团打造南山生态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推进建设4个万亩棚膜经济产业带。加快农机高质高效绿色发展,推进农机技术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高效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耕作制度, 提高技术适用能力和推广水平。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市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省级要求,计划开展“千村示范”创建40个示范村,围绕“九有六无”验收标准,打造梅河口样板。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水平,开展市级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到2022年全市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占总数的15%以上,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占总数的2%以上,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到200个以上。

各位代表,2022年是谱写梅河新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新篇章的重要一年,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毅力勇气,担当新使命,启航新征程,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