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扎实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延伸服务到涉农企业,切实解决行政审批“最后一公里”问题。 刘春宝是进化镇刘家村御谷家庭农场的法人代表,今年农场扩大经营,种植了旱田2700亩。为提早做好秋收准备,新购买了20多台农机具。按照以往的要求,这20台农机具要办理牌证,需要把车开到市里统一办理。20多辆车,来回72公里的路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次,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现场免费审核办理了拖拉机牌证21台套,联合收割机牌证7台套,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为加强全市涉企软环境建设,解决办事群众、企业行政审批“最后一公里”问题,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将服务延伸,上门服务免费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证书和牌照核发》。截止目前,已为全市251台拖拉机、32台联合收割机核发登记证书和牌证,实现了“让材料和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路”目标,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连日来,我市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坚持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掀起了全市发展电子商务的新高潮,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我市电商产业园,映入眼帘的大屏幕就是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可整合各类电商线上线下资源,汇总各类电商平台数据资源,为相关部门及企业提供专业、全面的电商数据相关服务。 我市在2019年1-6月网络零售额为4亿零73万元,全省排名第14名;同比增长24.63%,一二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17%、31.88%。梅河产品电商上行数据较好,上半年“618”电商年中大促中,日销达到4194万元,是平日销售额的近20倍。 通过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今年1-6月份,我市辖内网商数量5973家;网络零售结构,服务行业占比24.58%,实物行业占比75.42%;实物型网络零售3.02亿元,其中食品保健占比85.91%。服务型网络零售9849.72万元,其中在线餐饮占比96.75%;6月份农特产品分布,冷面、米肠、米线仍排在前三位。 2019年电商产业园的建成为我市的电商产业起到了拉动和助推的作用,从人才的培养、扶植,团队建设平台的搭建,企业电商创新行业的选拔,充分的挖掘本市电商发展的潜能,不断拓宽电商行业发展新平台。
海龙湖是以一湖碧水、处处美景赫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开放以来,不仅改善了梅河口的生态环境,而且迅速成为梅河口及周边县市百姓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的首选胜地,成为著名的网红“打卡”景点。她宛如一位温婉尔雅的江南女子,带着水乡的气息走进我们这座北方小城,她时而端庄娴静、时而清新活泼、时而妩媚妖娆,一年四季,千姿百媚,她已经成为吉林省东南部一颗耀眼明珠,是区域旅游节点性地标景区。 然而奋斗不熄,华章再谱,市委市政府为了更好的满足市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填补我市无画舫游船的历史空白,通过对全国多个景区考察、调研,投资近1200万元,从杭州引进55艘西湖同款高端游船(包括:中小型自开船40艘,大型游船13艘,快艇2艘),以及修建独具特色的游船码头等附属设施,极大的提升了海龙湖的魅力和品位,使广大市民足不出城,就可以与江南水乡邂逅;随时随地,就可以在风景名胜中徜徉。 每一个置身这里的游客,乘船畅游,满目清新,尽享大好时光,这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不同的游船,给人不同的体验与感受! 三两知己或情侣爱人,在脚踏船上,优哉游哉,谈笑风生,仿佛漫步水上。 朋友聚会亲人相见,一同乘坐画舫游船,绕湖环行,指点江山,兴致盎然。 有景、有色、有船的“海龙湖”不再只是一个湖。坐在船中,静心观赏岸上各处美景,仿若湖在城中,城在湖中。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呼吸最清新的空气,欣赏最自然的景观。 游船介绍 1、游船开放时间 画舫游船: 上午8:00-11:30 下午13:00到18:00 自驾游船: 上午8:00-11:00 下午13:00到17:00 2、游船承载规模 小型游船:6.8米,可承载6人 中型游船:9.8米,可承载20-24人 大型游船:13.8米,接待型可承载34人,普通型可承载46人 海豚电动游船:可承载4-5人 小黄鸭脚踏船:可承载4人 3、乘船码头位置 自驾游船:松风广场旁自驾船码头 画舫游船:牵手码头、荷语亭码头 4、航线 牵手码头航线:牵手码头—生态岛—荷语亭码头 荷语亭码头航线:荷语亭码头—生态岛—牵手码头 自驾船航线:指定区域内航行 5、船票价格 自驾船:脚踏船(4人位) 50元/小时 自驾船:电动船(6人位) 80元/小时 画舫游船:成人20元/人/次 画舫游船:学生10元/人/次 免费人群:现役军人,1.2米以下儿童
辉发河穿城而过,连接辉发河两岸的就是一座座不同年代建造,造型各异的大桥。几十年来,这些逐渐建起来的大桥不仅是一个个民生工程,方便百姓工作生活,也逐渐成为辉发河上靓丽的风景线。更是梅河口市城市发展变化的最好见证,今天,我们探访梅河的桥,从跨河之路看时代变迁。 于2011年6月建成的梅河大桥总投资5800万,桥长307米,宽29米,机动车道宽22米,两侧各3米人行道。造型采用拱塔斜拉造型,桥面上设计为钢制椭圆形拱门桥塔。如今,梅河大桥作为我市的标志性建筑,实乃辉发河景观带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建桥的目的也从最初的为了解决跨河的交通,而不断更新变化。如今,架通城市南北两端的桥,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在城市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两年,辉发河两岸的桥越来越多,各具特色,出现在老百姓的家门口,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辉发桥,我们梅河人都把这座桥称作彩虹桥,其实并没有五彩斑斓的颜色,它洁白的弧形桥身如三道彩虹般,立于水面,弯于天空。建国桥,桥梁将建筑、艺术与科技和谐相融,成为梅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梅河口精神的突出表达。吊桥,一座贯通辉发河两岸景观带人行桥。炎炎夏日,市民走在吊桥上,欣赏桥下的美景,感受河水带来的清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城市交通出现拥堵现象。去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工建设华阳桥这一民生工程。华阳桥,敦厚朴素,热烈而不张扬,用火红的色彩点缀这座城市的四季风光,负重的身躯横跨南北、走过春秋。华阳桥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项目于2018年3月16日开工建设,10月1日正式竣工通车。主桥采用装饰性中承式拱造型,拱为钢结构,桥梁全长300米,为10跨现浇混凝土桥,桥宽32米,其中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宽23米,两侧人行道各宽4.5米。如今的华阳桥,车行道人行道有序排列,宽敞的桥面车辆穿梭,行人一边过桥一边赏景,成为梅城又一道亮丽风景。而东环桥位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境内东环路上,全长290米,跨越辉发河,桥型为带有独塔斜拉交叉索造型的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桥,塔柱为钢结构,大桥分两幅布置,桥塔设置在两幅桥中间。东环桥,桥身直跨大河两岸,象一条飞虹。高耸的塔柱似利剑刺破青天,无数根排列整齐的斜拉钢索仿佛一架硕大无比的竖琴迎风弹奏。全桥设计精巧、造型优美、气势恢宏。 今年是建国70周年,梅河桥见证了这70年的发展历程,留下了浓厚的时代脚印,同时也为梅城的经济发展,为百姓的幸福生活,也为梅城的未来注入新活力。
8月9日上午,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验收工作组莅梅考核。 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副市长霍光汇报了我市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实施重点村建设工程,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整村整屯推进,高标准打造标兵村、突出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村、通盘打造市级先进村,实施公路精品线路打造工程,实现多条路径的整体推进,实施环境整体提升工程,实现整治农村环境向纵深推进。针对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四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坚持早部署、早实施、早见效原则,各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霍光指出,我市将以此次考核验收工作为契机,围绕既定的目标,抓住重点、加快整治、优化环境、提升水平,举全市之力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实现任务,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市农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考核组通过观看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题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对我市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我市进一步压实责任,多措并举,继续加大整治投入;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打造出具有梅城地域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
8月9日,北京中关村卓越高成长企业创新联盟考察团一行莅临我市参观考察。 在市委常委、副市长戴存鹤的陪同下,考察团一行深入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听取了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介绍,参观考察了乒乓球馆、网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规划展览馆。在海龙湖公园,考察团一行登上观景台,总览海龙湖全貌,并乘车参观了海龙湖湖边景色。在我市考察期间,考察团一行还参观考察了工业新城、电商产业园等。 考察团一行对我市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以及城市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到我市投资兴业表达了积极的意愿。
今年以来,我市牢牢抓住项目和企业“两个核心”,全力以赴稳增长,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贯穿“十三五”发展始终,抓项目促发展,抓企业稳增长。 我市高位推动招商引资。一方面,发挥市级领导引领和党员干部带动作用。紧盯央企、国企和百强民企,到北京、成都、天津、深圳、上海等地与北大培文、红星美凯龙、泸州老窖、中锐体育、天津渤商所、中如建工等企业,洽谈推动了啤酒小镇、教育小镇、北大培文学校、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中如总部经济大厦、渤海商品交易所、国际马拉松赛事、泸州老窖酒厂合作等项目。另一方面,发挥开发区招商引资主战场作用。把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作为开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绩效考核,与浙江万洋集团、杭州向上集团、梦马集团、网易集团建立合作关系,电商产业园开园,“梅河臻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上线。 我市在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以及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和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4个“全国百强县市”荣誉称号的基础上。今年7月初,被评为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召开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会议,研究出台民营经济扶持政策。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从市级领导到基层干部,既包保企业又包保重点项目,提供领办、帮办、创办服务,蹲点式调研,现场领办、帮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创办发展小微企业。 我市全年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0亿元、增长8%,全口径财政收入42亿元、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10.2%,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梅河口贡献。
年初以来,山城镇从“美化绿化、环境整治、拆违治乱、庭院打造”入手,集中打造特色乡村品牌,“百村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走进山城镇河南村,一间间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民宿映入眼帘。整齐划一的围栏,统一的房屋造型,白墙灰瓦和各种带有民俗特点的装饰将民族特色凸显出来。这是河南村开展“百村示范”+“民宿旅游项目”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果。 河南村全村有111户,315口人,常住的住户仅有10户,人口不足30人。村内房屋的闲置率高达90%以上。50岁的郑远香担任河南村党支部书记7年来,一心想发展集体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在了解到民宿经济发展,既能将村里闲置的房屋有效利用起来,又能促进村集体收入增收,郑远香十分兴奋。经过多次同村民商议,最终确定发展民宿经济作为村集体主要经营项目。2018年,村里提出了“民宿+养老+旅游”整治理念,重点围绕“村头、田间、广场、庭院”做文章,完成投资100万元,改造了9户民居。今年,村里又紧紧抓住“百村示范”工程建设契机,新建了观光栈道,太极鼓,风车,荷花池等休闲娱乐景观,同时又引进了朝汉两族的餐饮服务,吸引周边的居民到这里健身、游玩。目前日均人流量在400人左右,特色民宿旅游项目正在悄然发展起来。 画面中显示的是东花园村六组“窑地屯”,百村示范工程建设中,全屯46所房屋围绕村屯历史做文化,把村屯早期烧窑、农耕、酿酒、制作豆腐的文化全部记录在墙上。同时,村民自建了一个“民俗农耕文化展馆”,用来呈现早期东北农村生产生活的历史。 头八石村按照“把农村打造得更像农村”的宗旨,选取107户农户进行集中打造。目前已完成投资81万,打造景观点9个,建设凉亭2个,文化长廊1个,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庭院干净整洁、村庄生态宜居让在居住这里的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 山城镇共有32个村。今年年初,按照市委要求,以“民族民俗民宿、精品绿美线路、村庄生态宜居、庭院干净整洁”为理念创建特色品牌,选取东花园村、河南村、头八石村、中花园村、东小堡村、南沟村、保兴村7个村进行百村示范工程打造。目前已完成投资557万元,完成了606个庭院的打造。下一步,山城镇将继续深入对涉及的公路沿线5条,16个村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确保全镇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8月6日到7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考察团来我市参观考察。 由兰西县县委书记李英男带队的兰西县考察团在我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孙维良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山水林田湖草河湖连通工程、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丽湖小区、海龙湖公园、人民公园、工业新城、电商产业园区等地实地踏察调研。 在市政府三楼常务会议室召开的座谈会上,孙维良主持会议,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兰西县考察团来我市参观考察表示欢迎。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主导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城市环境面貌显著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再创佳绩、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六个方面向考察团汇报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李英男代表兰西县考察团对我市经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此次来梅河口参观考察,充分感受到了梅河口的真诚,感受到了梅河口干部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感受到梅河口几届领导班子齐心协力,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充分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嘱托和要求,不虚此行,取得了真经,对兰西县未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感受到了差距,也更加促使兰西县对标学习迎头赶上,更加学习到了梅河口的城市内涵、思想、理念、格局和气魄。回去以后要结合自身实际,自加压力定目标,不达目标不罢休。 副市长王学伟陪同参观考察。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7月30日到8月2日,市委副书记叶祖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德才带领考评组,深入到全市十九个乡镇对“百村示范”工程部分村(屯)进行考核。 “百村示范”创建工程开展以来,各乡镇以统一拆乱、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领导“五统一”为指导,以农户“院子、园子、屋子”建设为重点,围绕干净、整洁、绿美的要求,聚力攻坚、迎难而上,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公平、公正评价各乡镇工作成绩,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分管市领导牵头,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办、政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成立联合考评组,对全市“百村示范”工程进行现场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根据考核方案要求,将百分细化到庭院、景观点、村容村貌、创建户数和整体印象五个小项之中,各项都统一了打分标准。 考评组利用4天的时间,先后对19个乡镇的37个“百村示范”村(屯)进行了现场考核。在各个村(屯),考评组深入到村头巷尾和农户家中,仔细查看村庄环境整治情况,重点查看了“拆、清、规、建、管、整”6个方面取得成效。对建设亮点和工作中存在难点、困惑,考评组现场进行交流。整村检查后,考评组对照考核细则进行现场打分。 现场检查考核结束后,8月2日下午,叶祖平主持召开了考核终评会议,姚德才、霍光出席会议。考评组依据四天现场考核情况,对参与考核的示范村(屯)进行了终评打分,考核工作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