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狂欢盛宴已经拉开帷幕。作为电商集聚地,我市电商产业园今年战果颇丰,大批量的包裹已通过快递园物流分道口向全国各地进行配送。负责打包、邮寄的工作人员从凌晨起就开始忙碌,整个园区呈现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市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23家,销售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梅河口特色冷面、风味小吃、农副产品等,此次“双十一”活动,商家们都看准时机,开足马力,期待在活动期间冲击理想销量。 为确保商品按时送到消费者手中,物流公司早已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足准备,记者了解到园区平均每天发件量在一千件左右,“双十一”期间发件量截止到中午已达到三千件,预计到11月11日24点活动截止会达到一万件。 随着网商平台的各类促销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市民们早早地将自己心仪的商品加入了购物车,等待着付款的那一刻。在活动期间,也吸引了一些外地商家来到了电商产业园,商谈签约入驻事宜。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目前,全市1860个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 进入十一月,地里的水稻已经全部收割完毕,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大米也进入了繁忙的销售阶段。合作社社长姜连武的手机订单接个不停,“大米帅哥”的称呼更是让他心里乐开了花。 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生产建于2006年6月,是一家以生产加工销售有机水稻和有机米的农业生产专业合作。其生产的大米洁白晶莹,营养丰富,煮熟后的米饭滑润爽口、饭味香甜,深得广大的客户的喜爱。目前,合作社在国内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销售网络,与国内十几家粮食企业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 十几年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社员102人,季节性用工500多人。订单周边农户水田3000亩,合作社水田总数5000亩,提高了农户年均收入,有效地带动了本村及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今年,合作社新建300多平方米的厂房,建有冷库和大米加工车间。建成后,水稻经过制冷保鲜,随时可以加工出新鲜大米。 据姜连武介绍,未来两年,合作社准备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打造绿色有机产业链条,带领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 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是我市众多发展起来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之一。近两年,我市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政策引导、积极扶持和典型示范等措施,帮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据统计,我市确权耕地面积155.6万亩。截至2018年12月,土地流转面积已达70.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5%。截止目前,我市共有合作社1860个,涵盖粮食种植、农机化服务、畜牧养殖、中药材、食用菌,林下参大榛子养殖等多个品类。入社农户达27000多户,户均增收千元以上。
随着一年一度"双十一"的临近,我市电商产业园也在积极准备,从生产、营销、物流等方面火热备战。 记者走进电商产业园从办公室到仓库,美工、运营、客服及发货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在加班加点,确保产品及时下线出单、装车,整个园区弥漫着“双十一”临近前的备战紧张气氛。 建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营冷面,煎饼等梅河口特色食品,从六月中旬入驻园区以来平均每月销量一百五十万,平均一天订单量两千五百单,记者了解到为了在双十一当天销量再创新高,公司负责人提前备好充足货物,改善营销方案,全力为“双十一”这一重要销售节点,做好充足准备。 与此同时其他商家也在活动前的一个月前便开始着手准备工作,根据商品销售积累的大数据调整产品配比,对于大量销售的产品,及时调整了供货量和库存,运营、客服人员早早进入状态,以提前应对活动当天激增的订单,同时与供货商、快递物流公司建立战略联盟,供货商根据预售量提前备货生产,快递物流公司根据发货量备好车辆,助力“双十一”活动。 为保障园区内商家双十一活动圆满成功,确保“双十一”期间电商们能全身心投入店铺运营,市电商办也做了充分的保障工作,提前同电信、电网等做好沟通,确保活动期间园区不停电、不断网、为所有商家“双十一”提供有力保障。
以“聚爱吉林米,暖意邻里情”为主题的2019吉林梅河大米进上海百日宣传活动,于11月6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社区举行。 此次活动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梅河口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虹口区商务委员会(虹口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举办。在推介会上,举办了品尝试吃、有奖问答,赠送礼品等活动,吸引了如潮水般的上海市民参与互动。此次活动标志着梅河大米在上海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展,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中国皇粮御米之乡·梅河口”地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推介活动上,梅河口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周君在致辞中说,梅河大米先后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名牌”、获得农业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及绿色食品金奖、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多项荣誉。2019年9月,梅河口大米被授予“吉林老字号”荣誉称号。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上,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皇粮御米之乡”荣誉称号。这些称号源于梅河口市得天独厚的农业地理条件,源于悠久农耕历史的积淀,源于梅河口市政府对梅河稻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引导与扶持,更源于梅河口市优秀大米企业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经过二年来的吉林大米上海社区行宣传活动,梅河口市进一步推进了沪吉两地粮食产销合作深度融合发展,将吉林的土地、吉林的环境、吉林的稻田文化和吉林人的热情,展现给了广大的上海人民,更是把“好吃、营养、更安全”的吉林大米带到沪上百姓的餐桌。好土好水出好米,作为国内公认优质水稻产区——“吉林大米”必将名声在外,飘香入“沪”!
四环医药集团惠升生物胰岛素项目厂房进入外部封闭,进行完工的生产车间设备安装紧锣密鼓,大部分环节开始净化,项目建设按计划加快推进。 日前,记者走进项目建设现场,看到项目所涉及的动力中心、危险品仓库、乙晴回收车间、综合仓库、综合办公楼等建筑主体均已竣工,施工人员正在做场地平整、道路修整和综合办公楼等建筑的暖封闭。 惠升生物胰岛素项目经理李建告诉记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项目建设整体进展顺利。 项目建设的核心部分生产车间建设进展最快,其内部一小部分车间还在进行设备安装,大部分车间已开始净化。负责设备安装的项目工程部经理唐博文告诉记者,项目生产设备到厂率已达到90%,制剂和纯化车间安装已达到70%左右,而作为最重要环节的发酵车间设备已安装95%以上,开始进行调试。11月10日,准备进行试生产。
梅河口电商产业园以创业孵化为特色、以电商集聚为重点,为企业电商搭建服务平台。 梅河口电商产业园区是由我市和丽水市共同合作兴建的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园区采用“五位一体”功能区布局,打造“一站式互联网+电商孵化平台”。梅河口电商产业园秉承“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培育产业、合作共赢”的理念,打造以创业孵化为特色、以电商集聚为重点,集线上交易、线下展示、电商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创业孵化、培训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到目前,累计登记的拜访企业六十二家,现园区已入住企业四十二家,办公室二十三家;有十九家企业在创客空间,四十二个卡位全都签出,其中有六家企业十一个卡位是第三批招募大学生创业。健瑞电商通过园区培育,发展势头迅猛,日均销售冷面、煎饼等梅河特色产品1000余单,月销售额达到60多万元。
近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对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拟命名名单进行公示,我市榜上有名,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行列,创建国家生态城工作取得可喜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市提出名城创建工作目标,做出“五城联创”工作部署,即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健康城、生态城、园林城。继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创建成功后,我市立足区位优势,做出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重大决定,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出台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办法,将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市、乡、村三级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在创建生态城建设中,不断推进环保工程建设,展现全新风貌。重点加强和完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环保工程建设。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2018年完成扩能改造,达到1级A排放标准。2012年,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式投入使用。全市生活垃圾全部委托明基公司清理运输,城乡垃圾村收集,专业团队转运,县处理的模式真正建立起来。城乡安全饮水工程全面推进,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19个乡镇303个行政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 我市着力生态保护,提升环境质量。重点实施五奎山植被恢复工程、辉发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辖区燃煤小锅炉撤并改造工程等项重点工程。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扎实开展环境执法。大力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设了大气、地表水自动监测站,提升环境自动化监测水平,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环境监测网络。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4天,优良率达到92%。 我市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将生态发理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生态产品林下参、果仁、黑木耳、中药材、绿色大米产业初具规模,逐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工业、农业、商贸基础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辉发河沿岸湿地公园、人民公园、山水公园、体育公园相继完工。一批绿色社区、环境友好型学校相继建成。老城区改造、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基本完成。综合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广场、体育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陆续服务市民。强身健体的同时,市民精神风貌、文明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走生态路、吃生态饭,发展生态产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10月31日,公主岭市教育局考察团来我市考察学习交流教育工作。 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双方领导介绍本市教育基本情况,并观看我市教育专题片。 近几年,我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优化干部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干部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建立长效补充机制,不断优化师资整体结构,积极争取,实施特岗计划,加大力度,实施事业招聘;建立岗位激励机制,增强教师荣誉感归属感;建立素质提升机制,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本领,不断深化教育创新改革,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会上,双方领导还分组进行对口交流,考察团对我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做法、经验值得借鉴;称赞梅河口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成效,期望两地今后在加快教育发展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全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后,考察团还深入人民公园、教育园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海龙湖进行实地参观。
我市重点扶贫项目——山城镇保兴村保兴泉年产八万吨山泉水项目正在火热施工中。 保兴泉山泉水建设项目一期投资5355万元,由市燃气有限公司和山城镇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实行股份制合体经营模式。项目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矿泉水生产线,产品涵盖全系列的矿泉水产品。保山泉偏硅酸含量达到50.7mg/L,高于国家同类矿泉水标准的两倍,是国内少有的优质弱碱水。 山城镇保兴村保兴泉年产八万吨山泉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山泉水8万吨,年平均营业收入为5625万元,利润总额859万元,可实现利税500万元。
10月29日上午,由河南孝之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滢带队的考察团来梅考察养老服务相关项目。 座谈会上副市长王学伟介绍了我市养老服务相关项目情况,双方就我市医养结合,疗养结合,社区养老等方面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会前,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了我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福康医疗养护中心,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等相关项目。考察团对我市发展田园养老,旅居养老等相关项目给出指导性意见,并对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考察团表示,通过双方交流学习,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服务更多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