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government
聚焦发展
聚焦发展 首页新区商务聚焦发展

我市脱贫攻坚领域专项整治成果显著

发布时间:2019-10-22 09:05:00 来源:
字号: 打印 微信 微博

我市现有省级贫困村1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87户4284人。已退出贫困村13个,脱贫1951户3618人。2019年,完成3个贫困村出列和187户384人脱贫的年度任务;剩余149户282人2020年政策兜底全部脱贫。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总体布局,在盘点中央专项巡视和国家、省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实际解决情况,全面梳理扶贫领域的弱项和短板,开展脱贫攻坚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全领域培训,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能力

采取集中培训、考察学习、现场推进、典型引领的方式,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扶贫干部、帮扶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全覆盖学习培训,提高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先后举办了全市一线扶贫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专题培训班和全市脱贫攻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并依托市委党校,对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及致富带头人共计329人开展专题培训;结合年末贫困对象动态调整工作,对全市24个乡镇(街)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同志、128个重点村党支部书记、16个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了专题培训。为了生动和丰富培训内容,市委组织部与市脱贫办多角度多层面结合,邀请省脱贫办相关领导和省委党校专家亲自授课,采取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扶贫干部的实际工作操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扶贫干部工作能力,加强驻村干部纪律监管和作用发挥。

全方位精准,进一步夯实基础数据信息

切实抓好年度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在2019年底脱贫人口“回头看”动态调整后,第一时间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与教育、卫健、住建、水利、民政、医保、社保、公安、残联等部门共享,建立部门信息动态交流工作机制,由市脱贫办牵头,向各行业部门及时通报贫困人口信息动态变化情况,调度行业扶贫台账建立情况,汇总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行业推进情况,确保各项行业扶贫台账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信息做到同步一致,解决行业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工作台账不完善问题。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宁洪友同志深入24个乡镇(街),对全市脱贫攻坚专项调研反馈的1114个细节问题,逐户逐人逐条督导整改。

组织行业部门、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包保干部等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各项脱贫攻坚政策,重点详细解读了慢性病诊疗、产业扶贫、收益分红、雨露计划等相关政策内容。由市脱贫办牵头,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退出,产业项目内容、收益分红事项等公告公示内容、程序、步骤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理顺。为全市2287户贫困户进行全面评星授信,普遍发证,进一步提高贫困户小额信贷总额和全市获贷率。

全覆盖整治,彻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协调市住建局、水利局、教育局、卫生健康局、民政局、医保局、社保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按照本部门在危房改造、饮水安全、教育救助、健康扶贫、低保保障、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就业扶贫、产业发展方面的职责任务,对现有工作情况大排查,对存在问题大起底,对工作任务大攻坚,确保全市“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在10月底前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在义务教育方面: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等项目,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提升基本办学能力。将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建档立卡寄宿学生全部纳入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免除义务教育学校建档立卡学生校车交通费、在校就餐费、教辅资料费和课后看护费。为202名贫困学生免除校车费、餐费和教辅资料费,资助总额达25.7万元;24名建档立卡寄宿学生全部纳入生活费资助范围。对确实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和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送教上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贫困学生辍学。

在基本医疗方面:强化医疗救治服务。将辖区内36家医疗机构确定为健康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保障达到全覆盖,全部达到标准建设。由卫健局和相关乡镇负责采取新建、租用、共用方式解决了25个村卫生室建设管理不规范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慢性病患者2154人免费办理慢病手册,并全部发放到患者手中。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100%,健康档案建档率100%,贫困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100%,特定贫困人口体检率100%。贫困患者在市内大病兜底定点医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覆盖率100%。

在住房安全方面: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分类指导,妥善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房户”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鉴定全覆盖,加快推进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D级改造工程和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历年改造不彻底房屋修缮工作。各包保帮扶单位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墙皮脱落、房屋裂痕、屋顶漏雨等问题2300余件次。

在饮水安全方面:坚持“能集中不分散、能联网不单建、能改造不新建”原则开展工程建设,优化项目建设程序,切实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修订《梅河口市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办法》,建立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整改台账,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和消毒工程。完成农村饮水维修养护工程61处,存在安全饮水问题的9户贫困户,已解决8户,剩余1户。

全环节问责,切实提升扶贫领域工作作风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定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吉林省驻村干部管理办法》,指导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切实履行日常监督管理责任,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驻村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由各乡镇党委严格考勤和查岗,建立考勤登记本,明确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请销假报批程序,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监管,确保监督管理到位。同时按照省管理办法规定中组织部门主管、扶贫部门协管的要求,建立落实常态化暗访工作机制,不定期对驻村干部驻村工作进行专项暗访,发现问题将立即整改,并将情况反馈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从严落实驻村干部工作报告制度,驻村工作队每季度向乡镇党委书面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每半年向市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和派出部门(单位)书面报告一次工作情况。聚焦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聚焦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进行集中治理。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的规范管理,查处扶贫领域危房改造违纪问题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人。开展脱贫攻坚“问题大起底、工作大整改、脱贫大攻坚、作风大转变”回头看专项行动,全面起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方面各类细节问题,逐项督导解决;针对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推进、责任落实监督检查情况,约谈市直部门主要领导8人;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重点督导落实乡村两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限时解决好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采取“四不两直接”方面直接调研指导工作,提前通报成效考核内容,减轻基层负担。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贫困群众的殷切期盼,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全市上下一心,攻坚克难,通过专项整治,巩固整改成效,防止问题反弹,必将决胜脱贫攻坚。

责任编辑: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