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government
聚焦发展
聚焦发展 首页新区商务聚焦发展

对口合作 让梅河口的乡村“绿起来”“美起来”“清起来”

发布时间:2019-09-12 08:42:00 来源:
字号: 打印 微信 微博

我市与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对口合作以来,我市充分借鉴丽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把“两山”理念落实到对口合作工作当中,让梅河口的乡村“绿起来”“美起来”“清起来”。

夏秋交替时节,走进进化镇通河村,映入眼帘的大舞台宽敞大器,村内是石径、小溪、篱笆,古井、老树、荷花。人工湖上,水车翻转;木门楼上,红灯高悬。好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风景画,生动地描绘在通河的土地上。通河村只是全市百村示范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靓点,百村示范开展以来,我市的村镇环境正一点一滴的发生着华丽蜕变。

对口合作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两期“解放思想,学习丽水,提升素质,共话发展”专题培训班,梅河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以及乡镇(街)、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共139人参加培训,培训期间,通过深入乡镇实地学习,切实体会浙江省丽水市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我市开展百村示范工程奠定了基础。

充分学习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的经验,指导制定了梅河口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百村示范”工程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谋划实施“百村示范”、环境提升、生态涵养、产业提质、财源培育、群众幸福、乡贤助推、党建引领“八大工程”,努力推动梅河口市率先在吉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

实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庭院革命,与山东明基公司达成协议,对农村垃圾处理实行市场化运作,初步形成“乡村收集、企业转运、市级处理”模式;指导各乡镇建立保洁员队伍,农村环境实现常态化保洁。开展柴草垛搬迁革命,解决了东北地区农户庭院堆放柴草垛的历史难题,6万余垛柴草垛基本实现整体搬迁、集中堆放。同时,打造出19个有文化底蕴、地域特色的精品村屯。三是创新考核机制。研究制定“三个一”工作制度,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一月一例会、一月一排名、一月一点评,考核结果占乡镇全年绩效考核的35%,对绩效考核评为一类的6个乡镇额外给予共80万元奖励;同时,对各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行专项绩效考核,去年梅河口市财政共列支150万元奖励环境整治工作突出的乡镇,有效激发了各乡镇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体制机制日渐完善。

责任编辑: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