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果仁产业发展,为建设现代企业提供巨大支持,果仁产业由作坊加工向机械化大生产精彩蜕变。
“大自然的搬运工”,是对经营纯天然产业的褒奖,但是在松籽产业,却暗藏着对“劳动密集型”,“同质化严重”,“深加工滞后”的讽刺。过去,松籽加工全靠手工操作,传统的砸籽扒仁既浪费人工,又经常会破坏果仁的品质,让梅河口果仁产品险些失去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坚持技术创新和自我变革,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决胜未来。前几年,有开明的企业家大声疾呼,加大果仁产业投入,尽快实现果仁产业的现代化升级改造,让梅河口果仁产品提质增效。这一理念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果仁协会的积极运作下,冠林土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45亿元,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建设成条休闲食品生产线,年产5500吨休闲食品项目;梅河口果仁加工仓储物流园区经过两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兴荣果仁加工区已经建成投产,品质优良的果仁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出生产线。再建的纳德、弘越等现代化加工集群,正在抓紧建设,从而实现产业升级,技术研发,滚动发展。
依托果仁出口基地的良好平台,市委市政府还支持企业组建集团,鼓励扶持果仁有形市场建设和果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形成配套设施齐全,管理先进,集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结算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果仁市场。同时完善、优化果仁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坚持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类专项发展资金,加大对重点产业、企业、项目的扶持力度,突出重点、灵活运用、特事特办,增强政策在我市的适用性、有效性、激励性。
现在,梅河口拥有果仁加工企业175户,具有进出口资格的82户。全市加工企业占地面积约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拥有果仁加工设备1500多台套,年加工果仁能力40万吨,年加工松籽量1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形成了以30余户果仁加工出口企业为龙头,100余户加工企业为核心,上下连接着200余户果仁收购和销售企业的产业链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