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经过全市上下集中力量,攻坚克难,重点突破,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市各个领域、各个角落的卫生革命。今年7月,全国爱卫会授予我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标志着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完美收官,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全国爱卫会做出命名2015-2017周期国家卫生城市的决定,批准梅河口市为全国卫生城市。
2011年以来,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生态城、园林城“四城联创”的奋斗目标,并把创建国家卫生城作为“全民工程”、“民生工程”放在首要位置,集中力量,全力攻坚,重点突破。
几年来,梅河口市委、市政府把创卫作为加快中等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四城联创”工作实施方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指标任务以责任书形式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和单位,形成了目标明确、职责清晰的创卫工作格局。
通过采取媒体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部门宣传、市民教育的形式,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创卫氛围。同时,全市连续三年投资13亿元对16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进行全面彻底改造。改造棚户区107万平方米,解决了15000余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完成了2座跨河大桥、26条主街路及支次巷路拓宽改造工程。
完成了辉发河湿地公园和长白山植物园景观建设,栽植各类植物380余种。城市绿地总面积达到98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3平方米,城区形成“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环成带”的园林化城市格局。投资1095万元购置大型水扫车、高压水车、垃圾压缩车17台,电动三轮保洁车辆20台,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污水处理率达到85%。建设垃圾中转站34座,更换维修垃圾箱桶、果皮箱共7000余个。全市路灯达到2.8万盏,主次干道装灯率达到100%。灯光品种齐全,亮化特色明显。
梅河口市还投资1210万元对城区内6家农贸市场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公共卫生、交通秩序、食品卫生都得到专项整治。全市80个部门对274个老旧小区实施常年包保,解决了楼道小广告、小区道路硬化、楼道美化亮化、小区内私搭乱建等问题,2014年以来,共完成健康教育讲座712次,参与人数达到 6万余人次;全市共有4个乡镇、11个村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