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顺应时代变化,突出改革创新,聚焦问题导向,紧紧抓住问题关键点,以“最接地气”的举措,解决“最难破解”的问题,通过织密一张治理网,打造一批党群服务站,试点一批红色物业,建立一支楼栋长队伍,精准解决服务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实实在在地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11月,省长景俊海到梅河口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调研座谈会中,对我市创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四个一”举措给予充分肯定,建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并写入2020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年2月,中国城市报《城市党建》周刊和中国城市报微信公众号城市先锋行先后进行刊登和发布。
织密一张治理网让社区“小网格”发挥治理“大作用”
为推动网格精细化治理,我市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科学划分网格,建立起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社会治理模式,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组长,新招录“社工岗”100人,按照“一长牵头,三员一警辅助”的工作要求,充实网格员队伍。开展“在职党员回归”社区活动,将其编入居住地网格党支部,通过微信群线上搭平台、线下办实事,彻底解决居民群众供热供水、楼顶维修、车辆停放等实际问题,有效打通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打造一批党群服务站让“小社区”发挥服务“大功能”
为了让党员群众享受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楼院”的贴心服务,我市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强化治理的有效抓手,以网格为依托,选择人口密集的小区,采取租赁、改造、联建等方式,规划打造集党员活动、收集民意、诉求调解、咨询代办、协商议事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站”,每个服务站配备3至4名网格员,以街道为单位,专项列支100万元服务群众经费,确保党群服务站有能力开展工作、服务群众。
试点一批红色物业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到 “优服务”
为有效破解无物业小区管理“老大难”问题,我市强化党建引领,推行“红色物业”管理模式,社区党委指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每个街道引进1家物业企业,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招聘党员员工,成立党组织等方式,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居民提供便利化、低成本、高标准的物业服务,有效形成社区、物业、业委会 “三方联动”的融合共建的新局面。
建立一支楼栋长队伍小区治理由“等人管”变“自己管”
我市积极探索居民自治的有效办法,在全市无物业小区中,采取居民自荐、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配齐配强383名的楼栋长队伍,市委给予楼栋长落实每年2500至3000元补贴待遇,制定出台楼栋长管理办法,激发楼栋长工作热情。如今,有困难找楼长,已成为居民的习惯,每个楼栋都贴有标识牌,公示楼栋长的联系方式以及职责,真正发挥楼栋长在推进治理、服务居民、维护稳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