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梅河口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财经类第3号提案的答复
梅工信议字〔2022〕4号
郭智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健康食品产业的建议”已收悉,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大健康产业概念
所谓大健康,就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各方面健康。大健康产业包括:医疗医药工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大健康产业包含食品,但大健康产业中的食品,主要指的是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包括现在大家做的最多的药食同源食品,因为药食同源食品尽管产品生产的时候用的是食品的资质,但是因为用的原料是药食同源,所以产品除了满足普通食品的营养要求外,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效果,这就是这几年大家提的最多的大健康食品。2016年国家正式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后,大健康这个提法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大健康这个行业中来。
实现大健康,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进行大健康教育、创新大健康技术、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大健康服务。大健康产业是与健康相关的系列产业体系。发展大健康产业,是转变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
二、全市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我市食品工业已初步形成以大米、果仁、酒精为代表的规模化和分散加工为主要形式的产业结构。其中酒精、果仁、肥肝、大米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亚洲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基地、果仁加工集散地,是全国最大的鹅肥肝生产地、吉林省优质大米生产加工集散地。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9.2亿元。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为促进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梅河口新区党工委、梅河口新区管委会、中共梅河口市委、梅河口市政府出台了《梅河口市支持“4+3+N”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梅新区发〔2022〕1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明确重点支持酒精及酒类产品、粮食加工、果仁加工、畜禽加工、菌类及果蔬加工等食品加工项目。
二是强化专班推进。加快推进食品加工产业,2022年3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市医药健康及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推进组,组长由王军、王学伟、周君等市领导担任,产业发展推进组办公室设在是工信局,专班推进医药健康及食品加工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政策效应。加大正侧位支持力度,促进产学研用联动,推进梅河大健康食品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做好梅河产品品牌宣传与推荐工作,培育和打造一批梅河品牌,全面提升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在产业扶持、贷款贴息、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鼓励食品健康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四是强化产业谋划。依托梅河地区果仁加工优势和大米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松子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等一些健康食品产业园。
五是强化助企发展。鼓励支持企业开发大健康食品,在生产酒精、果仁、肥肝、大米、冷面等粗加工产品的基础上,推动阜康酒精、正方农牧业、弘越果仁等等企业利用现有产品不断强链补链。
三、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加工业。我市粮食加工企业基本属于中小型企业,受国家信贷政策调整,粮食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融资渠道少,大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地处农村,流动资金短缺,收粮期收储能力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品牌认知度低。
(二)果仁加工业。一是由于果仁加工行业比其他行业流动资金占用大、周转周期长,大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大,而且融资难度大。二是大部分企业都是粗加工,附加值低。三是没有原料基地,采购成本高,规模化程度低。
(三)酒精及酒类加工业。一是酒类企业的产品种类、口感、形象和产品结构都较单一,品质不高,缺乏品牌运作能力及市场竞争力,获利水平低下。二是酒精产业下游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
感谢您对食品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们提出的建议,进一步研究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产学研用联动,推进梅河大健康食品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做好梅河产品品牌宣传与推荐工作,培育和打造一批梅河品牌,全面提升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梅河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8月23日